有一分熱發一分光
關燈
小
中
大
有一分熱發一分光
當灣裏的牧草一茬茬被割下晾幹, 河灘荒地上的紅高粱熟了。
原本荒草叢生亂石堆砌的地方,被牧民們一點點開墾翻地過後,牛和馬拉著犁在這裏走了一遍又一遍, 播種下糜子和高粱, 從黃水江擔水來澆灌它。
牧民們像是盼著一頭小羊羔長大一樣, 期待地裏的糧食能在糞肥和江水的灌溉中,長出堆滿田野的糧食。
而今天他們等到高粱紅了,高粱米結滿一株,沈甸甸的一串, 被他們捧在手裏。
牧民阿媽們樂滋滋地盤算自己能有多少糧食,那麽多的高粱米做什麽吃。
滿都拉嬸嬸拿著砍刀砍下一株高粱桿,她笑得露出了自己的大牙, “磨掉殼吃蒸的高粱米呀,再煮一鍋手抓羊肉。”
“上次圖雅教的那個燙皮子, 哎呦, 我想那個味道很久了, 等拿到新高粱, 我要做一次嘗嘗,”胡吉奶奶樂呵呵地說,還指指自己的牙, 已經缺了好幾顆。
蒸的高粱米她覺得太硬了, 奶制品好些也嚼不動, 羊肉更沒法吃。只有那奶茶, 還有熬的小米粥,用浸泡過的高粱米上石磨磨出米漿, 在鍋裏刷油攤成的高粱皮子她愛吃。
畢力夫砍著高粱桿說:“聽圖雅說,高粱還能做酒吃, 真想嘗嘗是啥味道啊。”
“酒是什麽味道,它就什麽味道,你喝你的馬奶酒去吧。”
大家哄然大笑,在長得高高的紅高粱地裏穿梭,笑聲驚得遠處的鳥雀撲棱翅膀飛走,也有不怕人的,飛過來啄地上掉落的高粱米,啾啾啾地叫喚著。
牧民們也不趕它們走,笑呵呵地讓它們吃,反正他們有了足夠多的糧食,當然要讓一點給這些生靈。
開始收割高粱的那個下午,姜青禾也過來幫他們一起收,累了就從割下來的高粱桿挑根甜桿,坐那嚼著吃。
好些牧民也跟她有樣學樣,隨意擦了擦放到嘴裏一咬,還真有甜味。然後一人拿著剝了皮的高粱桿,放在嘴裏嚼吧嚼吧,再吐到自己的掌心,或蹲或站看著不遠處的糜子。
等高粱收完後,糜子也要熟透了,不挑地而又耐貧瘠耐旱的糜子,在這片荒地上生根發芽,長出許許多多飽滿的穗種,收割下來後,將會填滿牧民們的糧倉。
這讓啃著高粱桿的巴圖爾又一次感嘆,“巴彥那木日(富饒的秋天)。”
大夥很讚同,這才是富饒的秋天啊。糧食滿倉,牲畜興旺,有著吃不完的白食,羊毛早早售出,等皮子和羊群賣出去,又能有新的磚茶,而他們上一年的還沒有喝完。
他們的日子就像草原的冬天,那些希望的草籽已經深埋地下,只等著大雪覆蓋,春天到來,長出蓬勃而新綠的嫩苗。
而那些種下的草籽諸如還要開荒播種的糧食,已經選址修建的蒙學,日後會有的蒙醫,有兩個孩子已經去往了邊城學醫。會有更多的獸醫,以及成群的馬匹、牦牛,灌溉草原的水渠,通往邊城的大道。
以及長滿不同牧草的草原。
光是想想,好像那些漫長日子裏勞作的辛苦與疲憊全都消失了,有的全是奔湧的力量。
一株株高粱被割下,一大片的糜子在鐮刀揮舞下倒伏,沒了牧草的原野又有了糧食的新衣,平坦的地面上全部都曬滿了糧食。
堆滿原野的糧食,也讓最後一批即將南下的禽鳥吃了滾飽肚圓,而牧民們總是不吝嗇地跟它們分享糧食。
新糧曬好後,夜裏大家又殺了幾頭羊慶祝糧食的豐收,高粱米在鍋裏冒出白氣,姜青禾則擔負起了燙米皮的大任。
蔓蔓和一群孩子跑來跑去,歡呼吵鬧,最早吃上了燉好的羊肉,然後邊吃邊念著汗滴禾下土,粒粒皆辛苦,埋頭吭哧吭哧啃肉,再等著吃熱乎乎的米皮卷肉。
孩子們只覺得每一天都能吃上好吃的,所以他們每一天都得t說一句,瑪希吉日嘎拉,(十分幸福)。
點著羊油燈的夜晚,大家歡聚一堂,熱鬧地像是過年,而現在本就應該是蒙古族意義上的年,叫查幹·薩日,也就是白節。
所以爐子裏上溫著羊奶,都蘭在搗鼓鹹奶茶,烏丹阿媽切了冷的手抓羊肉,又抓起糜子做的炒米放下,刮起一勺奶油,做起了溫達茶。
長長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白食,有曬幹的奶皮子,也有濕的,剛煮好撈起沒多久,帶著醇厚的奶香味,一大盤奶酪、奶幹,白油、黃油和酥油盛放在大大小小的罐子裏,供人隨意拿取。
以及一疊奶豆腐,還有不常見的酸奶豆腐,它吃起來有著濃重的酸味,清淡的奶香,很覆雜的味道,卻並不難吃,只是蔓蔓被酸的呲牙咧嘴的。
蔓蔓抹了抹酸出來的眼淚,只可惜她爹去了工房不在,沒人安慰她,姜青禾還在旁邊笑她,太壞了。
不過轉眼羊肉上了桌,她又高興地吃起了羊肉,這次除去了水煮羊肉、手抓羊肉,還有烤全羊、羊肉抓飯、羊肉湯、羊肉串和肚包肉。
吃的本來就愛羊肉的牧民們十分盡興,在這個秋天裏,總算實現了大口吃肉,大碗喝酒的夢想。
而以後這樣的日子還有很多。
他們每個人端起碗敬了姜青禾,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草原,而姜青禾卻說,沒有他們就沒有富裕的草原。
等到夜裏,大家都有點喝醉了,額日巴拉站起來說:“圖雅給你瞧樣東西。”
姜青禾揉了揉臉,她有點想睡了,打著哈欠說:“是什麽?”
額日巴拉像風似地跑出去,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時又跑回來,手上拿了一個四方的東西。
屋裏燈光昏暗,蔓蔓還趴在她的腿上睡覺,姜青禾不好挪開,模模糊糊也看不清是什麽,她只好問,“這是啥?”
“上次你叫我們削的羊皮啊,我們真削出薄薄的羊皮來了,”額日巴拉語氣難掩顯擺,他用簡單的四根木條綁上羊毛繩,再貼上薄到透光的羊皮,簡易的羊皮燈罩就做好了。
他把燈罩扣在羊油燈上,整個蒙古包裏就透出朦朧而昏黃的光澤來,一團光蘊在最中間,有著說不出的美感來。
姜青禾的酒一下醒了,她取下燈罩,大拇指和食指捏著那層羊皮,特別薄,像是兩張紙粘連的厚度。
她用手指甲戳了戳,有小小的回彈,卻沒有破,羊皮很堅韌卻又細薄,皮子想熟好也容易,但想弄成薄透不壞難度極大。
這種比單純的皮板又要值上不少錢。
“能削幾張?”姜青禾擺動著手裏的燈罩,她壓抑著興奮問。
“也就我跟格日勒會,三天弄一張吧,”額日巴拉說,把羊皮鏟薄很費時,這還是在前面已經把皮子熟好煮好鏟掉多餘的皮板外,再一點點地用刮刀刮,用皮鏟卻削,不能馬虎外。
姜青禾琢磨著,“其他人再學一學,三天一張還是有點慢了。”
當然最要緊的是羊皮保存問題,薄羊皮沒有帶皮板那樣容易保存,太薄就容易皺而且幹裂,要用繩子四處扯開掛著,不能釘板,只能中空,或者是卷起來放好。
不管山羊皮或綿羊皮,都得用濕布蘸軟了,再用刮板沾著綿羊油來刮擦皮子,從而讓皮子平展而光滑,不會收縮回彈。
羊皮做燈最怕回彈,又開裂而且蠟燭烤著面皮焦黑,所以姜青禾不做羊皮燈,她只出薄羊皮,這種不管做燈或者是鏤刻塗色繃於靴面都行。
她想著事情,一點酒意都不剩了,第二日她帶著羊皮來到了毛姨家裏。
每個月不管有沒有事,只要她在家,隔三差五總會上門拜訪毛姨,畢竟在姜青禾心裏,沒有毛姨就沒有現在的她。
“又帶啥來了,一個月拿那麽些東西做啥,”毛姨拿剪子剪掉白線,抖抖正在做的靴子,她如今不太管臉上大片的胎記露出來了。
“告訴你了甭拿東西,有了你,俺們這日子也不愁吃不愁錢用的,上回還剛又買了兩口大鐵鍋準備熬膠呢,你們這兩口子也是實在人,你家男人自己混到工房去,還得給俺們找個活計補補家用。”
毛姨的笑容很真切,沒有因為臉上大片黑斑而顯得猙獰,她說話也總很溫和,只是人也固執,哪怕灣裏變好了,也不肯出門。
姜青禾也只能隔三差五跟她說點新鮮事,她這回來除了說皮子外,還有件事想說,“嬸,我和土長商量了下,這河段就你們這戶住這最冷清,叫你們搬到灣裏去也不方便,皮子要不少水,你們這味又重,就給你們這邊上種些香樟樹除味。”
其實本來她是想把碼頭建在熟皮坊這邊上的,好叫這裏也熱鬧些,但是味道實在太熏了,只能先從改造和消除臭味開始。
“難為你總掛心俺們,這味道都聞十好幾年了,也就聞慣了,花那個錢做啥啊,”毛姨嘴上這麽說,可心裏卻很熨帖,只覺得沒白看錯人。
她拿過那卷皮子攤開,感嘆道:“這手藝可以的,只是羊皮終究太難伺候了點,要是換成牛皮就容易得多。”
“這就好上色了,用那種年畫匠熬的畫料塗上去,蓋個章也成的,你要賣的話還能往鼓匠那瞅瞅去,他們也愛用羊皮繃鼓面的。”
毛姨雖然不出去,但她隨口就能說出不少東西來,又把羊皮卷回去,她閑聊般問道:“俺聽俺家那口子前兩天去鎮上回來時說,今年皮做局皮子收得太多了,已經放出話來只收好皮子了,你那的賣出去了沒?”
姜青禾搖搖頭,關於這件事她知道是必然的,做生意哪有年年都安穩的,每一年當然要經受不同的考驗。
就像今年的稻子豐收那樣,糧食換價立馬跌了下去,又比如今年棉花長勢也不好要減產,如果其他地方也這樣,棉花的價格又高上去,市場總是在變,漲漲落落,起起伏伏
而皮做局上一年已經有了名氣,有不少人知道,今年肯定有更多的人往他那裏送,姜青禾當然能憑著交情讓大使把今年的皮子收下,但她不會這麽做,沒必要。
所以她已經給皮子謀新的出路,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。
而她的新出路就在旱碼頭新開的歇店裏,雖然上次邊城的那個歇家給她出了主意,她也問過姚叔,可是她也並不草率。
在租鋪子前她去旱碼頭蹲了兩天,這個旱碼頭雖說臨河,其實連烏水江有很遠一段距離,它更近南北往來的官道。
這裏來往的大多是小販,挑擔拉車售賣東西的,大頭是駱駝客,和牛幫商隊,他們從這裏帶著水煙和皮毛往返於西南或是東北口岸,以及外來的商人。
姜青禾之前不咋來這裏,就是因為它已經出了鎮子,在另一個更遠城門口這裏,她必須自己趕著車從入城口橫穿半個鎮子到那裏。
但是那裏出乎意料地人煙稠密,因為從官道下來要進城的話,關稅口就在那,不交不能入城,夜裏宵禁只能在外頭住宿。
所以這裏也有著最多的歇家,他們開的歇店遍布整一條官道,讓姜青禾嘆為驚止,但是也好辦,她想在這裏插個空進來,直接把錢給同行,就能從他手裏租個鋪子過來。
她這鋪子裝修的也很簡陋,畢竟做的不是長期生意,這裏春冬兩季冷清,夏秋人多,她也只做這兩季的生意。
在這裏不興叫賣,也不興像在鎮裏那樣給點小便宜,這裏來來往往大多是人精,蠅頭小利他們看不上,反而會鬧笑話。
所以姜青禾只在木板上寫了字,出售薄羊皮:可做羊皮燈、風燈,中厚羊皮:做靴面,厚羊皮、秋山羊皮、冬綿羊皮、羔羊皮
以及出售蒙古羊系山羊、大尾寒羊、育種羔羊
至於其他的兩族用品也零星寫了點上,除此之外用了顏色鮮艷的氆氌和卡墊,還有羊毛毯來吸引視線。
不過由於這裏官道的塵土煙沙實在大,姜青禾又把東西放了回去,只選了一張最艷的作為招幌。
這裏雖然塵煙滾滾實在難受,但人流往來多,要從官道往裏頭上郡去的人不少,都被攔在關稅口排隊檢查貨物收稅,這種叫過稅。
歇家雖然在這裏活躍,但人終究不及商人多,所以有一部分想要找人代納關稅的商人就找不到人,只能拉著沈重的貨物進旁邊的旱t碼頭裏等著。
姜青禾聽見前面帶著氈帽小帽,嘴裏叼著旱煙,說話口音濃重卻還是能聽得懂,他罵罵咧咧地旁邊的人道:“啥玩意啊,叫你找的歇家呢,不找這麽個人得扣俺好幾兩銀子,這使黑心的玩意,盡欺負俺們這些人不識稅關,被他們扒拉下一層皮來。”
她的眼神從他們帶的糧食上瞟過,繳稅這東西她熟啊,如遞數、寫單、丈量、估稅、收稅銀、總收各類使費和雜費等。
這些她為了部落和灣裏不被多收,在當上理書後沒少往衙門裏跑,而且她口算還好,腦子不糊塗,這玩意她很熟啊,畢竟稅收可是她每年都要經手的大事。
她沖旁邊兩人招了招手,示意兩位過來,那商人正一肚子火呢,但還是叼著旱煙過來了,以為人家是要招攬生意,張口就說不買。
“買啥,你們怕關稅口多征你的是吧,找我,我給你過,”姜青禾說的信誓旦旦。
那商人不信,呸了聲,轉頭要走,姜青禾也不惱,她慢悠悠地說:“你知道咋丈量你的東西有多少嗎,關稅三十稅一,你能算得明白不?報單你會寫嗎?遞報稅數呢?”
過關稅本來就特別麻煩,而且要急運的貨物被卡著,因為稽查丈量貨物時不過關,又或者是卡在報單上不能過,稅率錯誤,除非多塞銀錢。可又不是人人都是大商賈,有那麽多的錢,小販要交的利一多,賣東西更不容易,關稅讓每個商人都恨得牙癢癢。
“你真能辦,你這能開保稅限狀?”那商人原本滿臉的不屑,聽她說完立馬跑回來殷勤地道。
姜青禾當然還開不了保稅限狀,這得稅關、歇家和商人三者簽,意思是商人到關後,東西放到歇家那鋪子裏,稅關去查。確定報單數額以及應納稅額正確,再簽保稅限狀,由歇家代繳,商人只要付錢就能帶著東西離開關口。
但是姜青禾也能做,她會填報單這些,只要把貨物叫給她來丈量填算就成,其他算稅還慢一點,糧食卻最快了。
這個她不要太熟,每一個項她曾經填寫過上百次,畢竟灣裏的丁銀可是按七十幾戶來的,精確到具體是誰,多少糧食畝地來。她有時候得從早上天不亮點著燈,拿著算盤,算到黑夜,所以那些痛苦的日日夜夜,如今都成了她的底氣和資本。
這種幾車的都是小意思,半個時辰差不多就拿到了過關單。
商人只差給她跪下了,一個勁問道:“要多少錢,俺肯定給。”
他都卡在這快一天了不動彈,就差瘋了,這批糧食要急運到上郡的,今天再不過,他都要沒糊口的活計了。
“不要錢,你隨便買些東西吧,毯子啊皮子都行,”姜青禾本來就不是靠這個為生,她最主要的還是賣東西。
那商人楞了下,看看她店裏最便宜才一百個錢的毯子,咽了咽口水,皮子最貴也才九塊磚茶九百個錢。
要知道其他歇家可都是一兩銀子起步的,沒東西拿,白送給他們錢的,但在這裏咋就不一樣呢。
商人茫然,但他還是買了一堆毯子走,十來條也才一兩多銀子,而且那歇家還笑瞇瞇地送他離開。
這讓他極大地不解,但是又覺得這是個好人啊,一路上碰見要往賀旗鎮關稅口去的,他都讓人去找在旱碼頭那的女歇家,具體到長相咋樣,店裏東西放了啥。
在姜青禾又幫十幾個商販過了關稅口後,她的歇店一夜間在官道上聞名起來,不是因為她賣的東西,而是她的過稅口本事。
好些人來找她代辦,順道就把東西全給賣出去了,羊皮、毯子、毛制品還有羊羔和成年羊。
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過了關稅口,她的這家草原歇店徹底出了名,東西也不愁賣,糟心事也有,其他歇家當然要找她麻煩。
可有啥用,她找了灣裏好幾個彪悍的大姨來震著,那些歇家打架是打不過會薅頭發的大姨,反正人她幫了,錢也賺到手了。
事業也已經起步,她再也不需要靠皮客、皮做局又或者是羊客,等著他們挑揀東西,靠她自己就能把皮子一張按一張的錢給賣出去,賣出上百頭的羊。
所以還是得靠自己的本事才好辦事,鋪子裏的東西賣空了以後,她的腰包前所未有的鼓。在其他歇家的冷眼中關門歇業,誰也奈何不了她,反正這鋪子她買下來了,地契握在她手裏。
明年她肯定還會來的,畢竟誰教以後蒙藏邊城通路後,她還得來拉生意呢,那個時候她的保關限狀就談好了,過關稅更容易。
有了這筆錢後,姜青禾找了宋大花,宋大花如今在鎮上混的哪條道上的人都知道,在八獨街上找來了一批沒活可做的漢子來,進到草原來挖渠挖路。
幹活不給錢,只給糧食,還包三頓飯,給了這群人在冬天活下去的希望。
而土長那邊已經跟其他莊子的人談好了,要來這裏挖路就過來,包飯還一天給十個錢,給糧食都成。
在春山灣旁邊的莊子沒有幾個富裕的,他們窮到守著一大片土地還吃不飽飯,連溫飽都解決不了,更別提其他的,大冷天還穿著破破爛爛的,去鎮上做工也沒人肯要。
能在這周邊混口飯吃,還有錢可以拿,有一個遠近聞名的莊子好幾戶拖家帶口的來了,他們聞名的原因就是,窮,因為離水源地遠,莊稼長不活得多。
已經快餓死了,難得抓到一個救命稻草就過來了,男的女的老的少的,沒一個壯的,瘦的像木架子撐著人皮。
其實知道他們幹不動太多,天又冷,但是土長還是把這個機會給了他們,一天兩斤糧食,讓他們不至於在冬天餓死。
看著一群人在寒天裏,幹著修渠挖路最苦的活,卻笑容滿面時,土長問姜青禾,“你想過會有這天嗎?”
姜青禾說:“在以前想過,現在努力著。”
她該怎麽跟土長說呢,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,為了脫貧攻堅做了多少努力。
而她沒有那麽偉大。
她看著茫茫的天,只想著有一分熱,就發一分光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當灣裏的牧草一茬茬被割下晾幹, 河灘荒地上的紅高粱熟了。
原本荒草叢生亂石堆砌的地方,被牧民們一點點開墾翻地過後,牛和馬拉著犁在這裏走了一遍又一遍, 播種下糜子和高粱, 從黃水江擔水來澆灌它。
牧民們像是盼著一頭小羊羔長大一樣, 期待地裏的糧食能在糞肥和江水的灌溉中,長出堆滿田野的糧食。
而今天他們等到高粱紅了,高粱米結滿一株,沈甸甸的一串, 被他們捧在手裏。
牧民阿媽們樂滋滋地盤算自己能有多少糧食,那麽多的高粱米做什麽吃。
滿都拉嬸嬸拿著砍刀砍下一株高粱桿,她笑得露出了自己的大牙, “磨掉殼吃蒸的高粱米呀,再煮一鍋手抓羊肉。”
“上次圖雅教的那個燙皮子, 哎呦, 我想那個味道很久了, 等拿到新高粱, 我要做一次嘗嘗,”胡吉奶奶樂呵呵地說,還指指自己的牙, 已經缺了好幾顆。
蒸的高粱米她覺得太硬了, 奶制品好些也嚼不動, 羊肉更沒法吃。只有那奶茶, 還有熬的小米粥,用浸泡過的高粱米上石磨磨出米漿, 在鍋裏刷油攤成的高粱皮子她愛吃。
畢力夫砍著高粱桿說:“聽圖雅說,高粱還能做酒吃, 真想嘗嘗是啥味道啊。”
“酒是什麽味道,它就什麽味道,你喝你的馬奶酒去吧。”
大家哄然大笑,在長得高高的紅高粱地裏穿梭,笑聲驚得遠處的鳥雀撲棱翅膀飛走,也有不怕人的,飛過來啄地上掉落的高粱米,啾啾啾地叫喚著。
牧民們也不趕它們走,笑呵呵地讓它們吃,反正他們有了足夠多的糧食,當然要讓一點給這些生靈。
開始收割高粱的那個下午,姜青禾也過來幫他們一起收,累了就從割下來的高粱桿挑根甜桿,坐那嚼著吃。
好些牧民也跟她有樣學樣,隨意擦了擦放到嘴裏一咬,還真有甜味。然後一人拿著剝了皮的高粱桿,放在嘴裏嚼吧嚼吧,再吐到自己的掌心,或蹲或站看著不遠處的糜子。
等高粱收完後,糜子也要熟透了,不挑地而又耐貧瘠耐旱的糜子,在這片荒地上生根發芽,長出許許多多飽滿的穗種,收割下來後,將會填滿牧民們的糧倉。
這讓啃著高粱桿的巴圖爾又一次感嘆,“巴彥那木日(富饒的秋天)。”
大夥很讚同,這才是富饒的秋天啊。糧食滿倉,牲畜興旺,有著吃不完的白食,羊毛早早售出,等皮子和羊群賣出去,又能有新的磚茶,而他們上一年的還沒有喝完。
他們的日子就像草原的冬天,那些希望的草籽已經深埋地下,只等著大雪覆蓋,春天到來,長出蓬勃而新綠的嫩苗。
而那些種下的草籽諸如還要開荒播種的糧食,已經選址修建的蒙學,日後會有的蒙醫,有兩個孩子已經去往了邊城學醫。會有更多的獸醫,以及成群的馬匹、牦牛,灌溉草原的水渠,通往邊城的大道。
以及長滿不同牧草的草原。
光是想想,好像那些漫長日子裏勞作的辛苦與疲憊全都消失了,有的全是奔湧的力量。
一株株高粱被割下,一大片的糜子在鐮刀揮舞下倒伏,沒了牧草的原野又有了糧食的新衣,平坦的地面上全部都曬滿了糧食。
堆滿原野的糧食,也讓最後一批即將南下的禽鳥吃了滾飽肚圓,而牧民們總是不吝嗇地跟它們分享糧食。
新糧曬好後,夜裏大家又殺了幾頭羊慶祝糧食的豐收,高粱米在鍋裏冒出白氣,姜青禾則擔負起了燙米皮的大任。
蔓蔓和一群孩子跑來跑去,歡呼吵鬧,最早吃上了燉好的羊肉,然後邊吃邊念著汗滴禾下土,粒粒皆辛苦,埋頭吭哧吭哧啃肉,再等著吃熱乎乎的米皮卷肉。
孩子們只覺得每一天都能吃上好吃的,所以他們每一天都得t說一句,瑪希吉日嘎拉,(十分幸福)。
點著羊油燈的夜晚,大家歡聚一堂,熱鬧地像是過年,而現在本就應該是蒙古族意義上的年,叫查幹·薩日,也就是白節。
所以爐子裏上溫著羊奶,都蘭在搗鼓鹹奶茶,烏丹阿媽切了冷的手抓羊肉,又抓起糜子做的炒米放下,刮起一勺奶油,做起了溫達茶。
長長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白食,有曬幹的奶皮子,也有濕的,剛煮好撈起沒多久,帶著醇厚的奶香味,一大盤奶酪、奶幹,白油、黃油和酥油盛放在大大小小的罐子裏,供人隨意拿取。
以及一疊奶豆腐,還有不常見的酸奶豆腐,它吃起來有著濃重的酸味,清淡的奶香,很覆雜的味道,卻並不難吃,只是蔓蔓被酸的呲牙咧嘴的。
蔓蔓抹了抹酸出來的眼淚,只可惜她爹去了工房不在,沒人安慰她,姜青禾還在旁邊笑她,太壞了。
不過轉眼羊肉上了桌,她又高興地吃起了羊肉,這次除去了水煮羊肉、手抓羊肉,還有烤全羊、羊肉抓飯、羊肉湯、羊肉串和肚包肉。
吃的本來就愛羊肉的牧民們十分盡興,在這個秋天裏,總算實現了大口吃肉,大碗喝酒的夢想。
而以後這樣的日子還有很多。
他們每個人端起碗敬了姜青禾,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草原,而姜青禾卻說,沒有他們就沒有富裕的草原。
等到夜裏,大家都有點喝醉了,額日巴拉站起來說:“圖雅給你瞧樣東西。”
姜青禾揉了揉臉,她有點想睡了,打著哈欠說:“是什麽?”
額日巴拉像風似地跑出去,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時又跑回來,手上拿了一個四方的東西。
屋裏燈光昏暗,蔓蔓還趴在她的腿上睡覺,姜青禾不好挪開,模模糊糊也看不清是什麽,她只好問,“這是啥?”
“上次你叫我們削的羊皮啊,我們真削出薄薄的羊皮來了,”額日巴拉語氣難掩顯擺,他用簡單的四根木條綁上羊毛繩,再貼上薄到透光的羊皮,簡易的羊皮燈罩就做好了。
他把燈罩扣在羊油燈上,整個蒙古包裏就透出朦朧而昏黃的光澤來,一團光蘊在最中間,有著說不出的美感來。
姜青禾的酒一下醒了,她取下燈罩,大拇指和食指捏著那層羊皮,特別薄,像是兩張紙粘連的厚度。
她用手指甲戳了戳,有小小的回彈,卻沒有破,羊皮很堅韌卻又細薄,皮子想熟好也容易,但想弄成薄透不壞難度極大。
這種比單純的皮板又要值上不少錢。
“能削幾張?”姜青禾擺動著手裏的燈罩,她壓抑著興奮問。
“也就我跟格日勒會,三天弄一張吧,”額日巴拉說,把羊皮鏟薄很費時,這還是在前面已經把皮子熟好煮好鏟掉多餘的皮板外,再一點點地用刮刀刮,用皮鏟卻削,不能馬虎外。
姜青禾琢磨著,“其他人再學一學,三天一張還是有點慢了。”
當然最要緊的是羊皮保存問題,薄羊皮沒有帶皮板那樣容易保存,太薄就容易皺而且幹裂,要用繩子四處扯開掛著,不能釘板,只能中空,或者是卷起來放好。
不管山羊皮或綿羊皮,都得用濕布蘸軟了,再用刮板沾著綿羊油來刮擦皮子,從而讓皮子平展而光滑,不會收縮回彈。
羊皮做燈最怕回彈,又開裂而且蠟燭烤著面皮焦黑,所以姜青禾不做羊皮燈,她只出薄羊皮,這種不管做燈或者是鏤刻塗色繃於靴面都行。
她想著事情,一點酒意都不剩了,第二日她帶著羊皮來到了毛姨家裏。
每個月不管有沒有事,只要她在家,隔三差五總會上門拜訪毛姨,畢竟在姜青禾心裏,沒有毛姨就沒有現在的她。
“又帶啥來了,一個月拿那麽些東西做啥,”毛姨拿剪子剪掉白線,抖抖正在做的靴子,她如今不太管臉上大片的胎記露出來了。
“告訴你了甭拿東西,有了你,俺們這日子也不愁吃不愁錢用的,上回還剛又買了兩口大鐵鍋準備熬膠呢,你們這兩口子也是實在人,你家男人自己混到工房去,還得給俺們找個活計補補家用。”
毛姨的笑容很真切,沒有因為臉上大片黑斑而顯得猙獰,她說話也總很溫和,只是人也固執,哪怕灣裏變好了,也不肯出門。
姜青禾也只能隔三差五跟她說點新鮮事,她這回來除了說皮子外,還有件事想說,“嬸,我和土長商量了下,這河段就你們這戶住這最冷清,叫你們搬到灣裏去也不方便,皮子要不少水,你們這味又重,就給你們這邊上種些香樟樹除味。”
其實本來她是想把碼頭建在熟皮坊這邊上的,好叫這裏也熱鬧些,但是味道實在太熏了,只能先從改造和消除臭味開始。
“難為你總掛心俺們,這味道都聞十好幾年了,也就聞慣了,花那個錢做啥啊,”毛姨嘴上這麽說,可心裏卻很熨帖,只覺得沒白看錯人。
她拿過那卷皮子攤開,感嘆道:“這手藝可以的,只是羊皮終究太難伺候了點,要是換成牛皮就容易得多。”
“這就好上色了,用那種年畫匠熬的畫料塗上去,蓋個章也成的,你要賣的話還能往鼓匠那瞅瞅去,他們也愛用羊皮繃鼓面的。”
毛姨雖然不出去,但她隨口就能說出不少東西來,又把羊皮卷回去,她閑聊般問道:“俺聽俺家那口子前兩天去鎮上回來時說,今年皮做局皮子收得太多了,已經放出話來只收好皮子了,你那的賣出去了沒?”
姜青禾搖搖頭,關於這件事她知道是必然的,做生意哪有年年都安穩的,每一年當然要經受不同的考驗。
就像今年的稻子豐收那樣,糧食換價立馬跌了下去,又比如今年棉花長勢也不好要減產,如果其他地方也這樣,棉花的價格又高上去,市場總是在變,漲漲落落,起起伏伏
而皮做局上一年已經有了名氣,有不少人知道,今年肯定有更多的人往他那裏送,姜青禾當然能憑著交情讓大使把今年的皮子收下,但她不會這麽做,沒必要。
所以她已經給皮子謀新的出路,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。
而她的新出路就在旱碼頭新開的歇店裏,雖然上次邊城的那個歇家給她出了主意,她也問過姚叔,可是她也並不草率。
在租鋪子前她去旱碼頭蹲了兩天,這個旱碼頭雖說臨河,其實連烏水江有很遠一段距離,它更近南北往來的官道。
這裏來往的大多是小販,挑擔拉車售賣東西的,大頭是駱駝客,和牛幫商隊,他們從這裏帶著水煙和皮毛往返於西南或是東北口岸,以及外來的商人。
姜青禾之前不咋來這裏,就是因為它已經出了鎮子,在另一個更遠城門口這裏,她必須自己趕著車從入城口橫穿半個鎮子到那裏。
但是那裏出乎意料地人煙稠密,因為從官道下來要進城的話,關稅口就在那,不交不能入城,夜裏宵禁只能在外頭住宿。
所以這裏也有著最多的歇家,他們開的歇店遍布整一條官道,讓姜青禾嘆為驚止,但是也好辦,她想在這裏插個空進來,直接把錢給同行,就能從他手裏租個鋪子過來。
她這鋪子裝修的也很簡陋,畢竟做的不是長期生意,這裏春冬兩季冷清,夏秋人多,她也只做這兩季的生意。
在這裏不興叫賣,也不興像在鎮裏那樣給點小便宜,這裏來來往往大多是人精,蠅頭小利他們看不上,反而會鬧笑話。
所以姜青禾只在木板上寫了字,出售薄羊皮:可做羊皮燈、風燈,中厚羊皮:做靴面,厚羊皮、秋山羊皮、冬綿羊皮、羔羊皮
以及出售蒙古羊系山羊、大尾寒羊、育種羔羊
至於其他的兩族用品也零星寫了點上,除此之外用了顏色鮮艷的氆氌和卡墊,還有羊毛毯來吸引視線。
不過由於這裏官道的塵土煙沙實在大,姜青禾又把東西放了回去,只選了一張最艷的作為招幌。
這裏雖然塵煙滾滾實在難受,但人流往來多,要從官道往裏頭上郡去的人不少,都被攔在關稅口排隊檢查貨物收稅,這種叫過稅。
歇家雖然在這裏活躍,但人終究不及商人多,所以有一部分想要找人代納關稅的商人就找不到人,只能拉著沈重的貨物進旁邊的旱t碼頭裏等著。
姜青禾聽見前面帶著氈帽小帽,嘴裏叼著旱煙,說話口音濃重卻還是能聽得懂,他罵罵咧咧地旁邊的人道:“啥玩意啊,叫你找的歇家呢,不找這麽個人得扣俺好幾兩銀子,這使黑心的玩意,盡欺負俺們這些人不識稅關,被他們扒拉下一層皮來。”
她的眼神從他們帶的糧食上瞟過,繳稅這東西她熟啊,如遞數、寫單、丈量、估稅、收稅銀、總收各類使費和雜費等。
這些她為了部落和灣裏不被多收,在當上理書後沒少往衙門裏跑,而且她口算還好,腦子不糊塗,這玩意她很熟啊,畢竟稅收可是她每年都要經手的大事。
她沖旁邊兩人招了招手,示意兩位過來,那商人正一肚子火呢,但還是叼著旱煙過來了,以為人家是要招攬生意,張口就說不買。
“買啥,你們怕關稅口多征你的是吧,找我,我給你過,”姜青禾說的信誓旦旦。
那商人不信,呸了聲,轉頭要走,姜青禾也不惱,她慢悠悠地說:“你知道咋丈量你的東西有多少嗎,關稅三十稅一,你能算得明白不?報單你會寫嗎?遞報稅數呢?”
過關稅本來就特別麻煩,而且要急運的貨物被卡著,因為稽查丈量貨物時不過關,又或者是卡在報單上不能過,稅率錯誤,除非多塞銀錢。可又不是人人都是大商賈,有那麽多的錢,小販要交的利一多,賣東西更不容易,關稅讓每個商人都恨得牙癢癢。
“你真能辦,你這能開保稅限狀?”那商人原本滿臉的不屑,聽她說完立馬跑回來殷勤地道。
姜青禾當然還開不了保稅限狀,這得稅關、歇家和商人三者簽,意思是商人到關後,東西放到歇家那鋪子裏,稅關去查。確定報單數額以及應納稅額正確,再簽保稅限狀,由歇家代繳,商人只要付錢就能帶著東西離開關口。
但是姜青禾也能做,她會填報單這些,只要把貨物叫給她來丈量填算就成,其他算稅還慢一點,糧食卻最快了。
這個她不要太熟,每一個項她曾經填寫過上百次,畢竟灣裏的丁銀可是按七十幾戶來的,精確到具體是誰,多少糧食畝地來。她有時候得從早上天不亮點著燈,拿著算盤,算到黑夜,所以那些痛苦的日日夜夜,如今都成了她的底氣和資本。
這種幾車的都是小意思,半個時辰差不多就拿到了過關單。
商人只差給她跪下了,一個勁問道:“要多少錢,俺肯定給。”
他都卡在這快一天了不動彈,就差瘋了,這批糧食要急運到上郡的,今天再不過,他都要沒糊口的活計了。
“不要錢,你隨便買些東西吧,毯子啊皮子都行,”姜青禾本來就不是靠這個為生,她最主要的還是賣東西。
那商人楞了下,看看她店裏最便宜才一百個錢的毯子,咽了咽口水,皮子最貴也才九塊磚茶九百個錢。
要知道其他歇家可都是一兩銀子起步的,沒東西拿,白送給他們錢的,但在這裏咋就不一樣呢。
商人茫然,但他還是買了一堆毯子走,十來條也才一兩多銀子,而且那歇家還笑瞇瞇地送他離開。
這讓他極大地不解,但是又覺得這是個好人啊,一路上碰見要往賀旗鎮關稅口去的,他都讓人去找在旱碼頭那的女歇家,具體到長相咋樣,店裏東西放了啥。
在姜青禾又幫十幾個商販過了關稅口後,她的歇店一夜間在官道上聞名起來,不是因為她賣的東西,而是她的過稅口本事。
好些人來找她代辦,順道就把東西全給賣出去了,羊皮、毯子、毛制品還有羊羔和成年羊。
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過了關稅口,她的這家草原歇店徹底出了名,東西也不愁賣,糟心事也有,其他歇家當然要找她麻煩。
可有啥用,她找了灣裏好幾個彪悍的大姨來震著,那些歇家打架是打不過會薅頭發的大姨,反正人她幫了,錢也賺到手了。
事業也已經起步,她再也不需要靠皮客、皮做局又或者是羊客,等著他們挑揀東西,靠她自己就能把皮子一張按一張的錢給賣出去,賣出上百頭的羊。
所以還是得靠自己的本事才好辦事,鋪子裏的東西賣空了以後,她的腰包前所未有的鼓。在其他歇家的冷眼中關門歇業,誰也奈何不了她,反正這鋪子她買下來了,地契握在她手裏。
明年她肯定還會來的,畢竟誰教以後蒙藏邊城通路後,她還得來拉生意呢,那個時候她的保關限狀就談好了,過關稅更容易。
有了這筆錢後,姜青禾找了宋大花,宋大花如今在鎮上混的哪條道上的人都知道,在八獨街上找來了一批沒活可做的漢子來,進到草原來挖渠挖路。
幹活不給錢,只給糧食,還包三頓飯,給了這群人在冬天活下去的希望。
而土長那邊已經跟其他莊子的人談好了,要來這裏挖路就過來,包飯還一天給十個錢,給糧食都成。
在春山灣旁邊的莊子沒有幾個富裕的,他們窮到守著一大片土地還吃不飽飯,連溫飽都解決不了,更別提其他的,大冷天還穿著破破爛爛的,去鎮上做工也沒人肯要。
能在這周邊混口飯吃,還有錢可以拿,有一個遠近聞名的莊子好幾戶拖家帶口的來了,他們聞名的原因就是,窮,因為離水源地遠,莊稼長不活得多。
已經快餓死了,難得抓到一個救命稻草就過來了,男的女的老的少的,沒一個壯的,瘦的像木架子撐著人皮。
其實知道他們幹不動太多,天又冷,但是土長還是把這個機會給了他們,一天兩斤糧食,讓他們不至於在冬天餓死。
看著一群人在寒天裏,幹著修渠挖路最苦的活,卻笑容滿面時,土長問姜青禾,“你想過會有這天嗎?”
姜青禾說:“在以前想過,現在努力著。”
她該怎麽跟土長說呢,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,為了脫貧攻堅做了多少努力。
而她沒有那麽偉大。
她看著茫茫的天,只想著有一分熱,就發一分光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